新觀念:平台社會責任

「當資本主義遇到危機,它將會重新建構一遍。」英國社會學家Nick Srnicek在平台資本主義(Platform Capitalism)一書當中宣告「平台時代」的來臨將會改變社會的經濟與勞動型態。平台作為允許多方互動的數位建成結構,期待可以改變傳統都市社會零碎分工所帶來的效率不彰、資訊不對稱下所造成的溝通障礙,進而扭轉雇傭關係、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欺瞞、壓迫等…權力不對等問題。然而,從興起的平台巨頭Facebook、Uber、Airbnb等…可以看出若將平台作為一商業模式,當中的資訊過濾氣泡、勞雇關係的規避、經濟上的壟斷等問題其實只會是現有資本主義的變形蟲,以新的方式進行相同邏輯的資本積累。 平台如需作為一對等、透明的資訊烏托邦,要擺脫的是功利主義的商業思維,重新去思考平台作為一開放的互動網絡,如何重新組織資源分配、事務協作進而改變封閉的社會網絡以及制式的社會關係。「大學PLUS:邁向食鄉居城的社會新責任平台」正是以創造共享、公平且共榮的平台為目標應運而生。

實踐平台的起點:大學社會責任

大學作為具有獨立精神和公共性的組織,一直都是各項知識資產的聚集地,極適合作為平台網絡的起點。以大學所獲取的資源比例而言,更有其社會責任將其所獲取的知識經驗進行更透明地分享、轉為實作,進而促成社會改變。在過去數年,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開始在臺灣各地萌芽,臺大也不例外。過去三年,臺大以「無邊界大學」、「食養農創、人文城市」等計畫力行推動都市改造、地方創生、食養文化的具體行動,與在地企業、社區、文化工作者形成協作網絡,試圖改變學術象牙塔的生態。各計畫力求改變教師的既有習性、鼓勵課程走進場域教學、在場域中挖掘台灣各種「吃不安心/住不安穩」的問題、回到學校尋求所需的知識及資源、多方合作解決問題。

過去幾年的USR計畫成果絕對豐碩,但參與的老師與學生來到了改變與提升的交叉口。既有的解決方式在設計方案過程中或許可以有跨領域合作的設計思考,但整個實踐模式仍多單向開展,導致社區的實作經驗與在地知識沒有沒辦法匯流,以至於社區組織工作無法橫向連結,乃至個殊經驗沒辦法類型化、無法複製,這都降低了社造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同樣的,過去地方政府往往針對不同地方議題各自委託大學中不同單位或教師進行研究,然而一來不同議題研究間少有串聯,對大學教學生態很難起到衝擊;再者,研究成果與地方政府推動間有著各種制度上的落差,必須在各個階段強化兩者間的合作以避免重回線性思考的盲點。

平台的引入:矩陣與元件式的創新思考

平台的引入正是為了解決線性思考,單向連結的弊病,讓社區、大學、地方政府、新創公司等不同行動者能共時進行討論與經驗分享、進而多方媒合並更有效率地進行網絡連結。解決社區的問題,無法只從單一城市尺度討論問題解方,而必須從城市-區域網絡的尺度來思考。在這個思考模式下,本計畫將建立二段式的場域經營進程,亦即,先由「單一地理社區場域」的概念,紮實找尋問題,再進一步串聯成為「跨越地理界限的人文社群場域」,讓問題可以共同思考、知識可以共同享用、答案可以共同提供。

我們認為,目前常見以社區為取徑解決定食與宜居問題的方式,需要重新思考社區行動場域的尺度調整。我們期望回復常民「接近城市的權利」,因此更要致力營造「接近平台的權利」。將我們對「場域」的想像從僵化的地理階層中解放出來,正視其渴望與開放社群合作連結的「需求」。

換言之,從都市治理、大學教育到社區實踐,行動者都要從屬地主義的思維改變為平台主義;而操作平台的技術工作者也要改變思維,從追求系統效率開始理解社會生活的不確定。因此,社區遭遇的問題需要被解決,但未必只能由台大進駐團隊來解決,台大應該成為一個平台,讓不同行動者在這個平台上找到所需資源,也讓不同行動者得以在此配對合作。

因為,隨著都市發展,地方社會已從血緣與地緣紐帶解離出來,轉變成經由個人日常生活與人、地、物、事互動過程所建構的認同,也更具有多元、流動的社會想像時,網路時代的來臨,更徹底改變了「社會/社區」形成的方式。傳統社會依賴人際強連結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已經被鬆散但彈性的弱連結所取代。

因此,複雜的社區議題、教學方式、實踐策略,都應分解成各自獨立但有關聯的「元件」,然後整合資訊系統架構與社區設計經驗知識,建立資料庫平台。最後的目標,是讓使用者依其需求可彈性組合進而建立合作關係,並且讓不同的社區議題、課程知識、實作經驗,都可以在解決都市問題的過程中合作串連、交換知識、匯流共構。這就是我們在技術創新上期望的基本目標。

我們期待能將傳統個案式的思考模式,轉化為可分解、重新拼裝組合的元件,提供工具、行動、場域三大區塊的實踐面向,讓師生、在地組織、企業、地方政府都能在平台上獲取需要的參考經驗與資源。實踐導向的三個區塊可由師生依課程設計與學習需求搭配組合,操作定義如下:

  • B1工具類(Toolkit),目的是提供分析工具:透過「設計思考」、「田野工作坊」及「個案調查」課程,讓同學能在知識型課程外搭配技術工具,以對都市問題有更深的理解。
  • B2行動類(Action),目的是提供溝通工具:透過「社區設計」及「策展」課程,讓同學能將對都市問題的分析成果、行動策略轉換成一般語言,甚至讓文學、戲劇、音樂介入,才能與社區工作者的實作知識接軌。
  • B3場域類(Place),目的是提供作中學的實踐場域:透過不同的校外實踐場域課程,讓同學從問題觀察到提案實踐都能有一個完整的場域合作夥伴。我們也會推動移地學習模式,來補足學生極度缺乏的臺灣跨域經驗。

平台只是起點,社會才是終點 

總而言之,「大學PLUS:邁向食鄉居城的社會新責任平台」計畫期望以「串聯」為核心,以大學為節點組織一個互惠的社會網絡,納入社區、企業、政府等行動者,以促進都市行動、社區經營為目的,提供工具、行動與場域,打破傳統線性的社會連結,打造共享、公平且共榮的社會實踐平台,形成多元且緊密連結的社會網絡。我們認為,只有揚棄傳統線性的社會實踐模式,在過去社會實踐、深耕場域的基礎上,從傳統的線性實踐鍊轉變為平台的(platform)複雜實踐矩陣。藉著平台模式,我們才能更有效率地擴大規模,並且將新資源導入實踐場域以提供更多元的解決方案,並且善用資料工具創造社群反饋迴路。

這就是本計畫所倡議的,大學應擔負起社區實踐的「平台社會責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