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 ACTIONS:區快練實務工作坊】第三式 導覽 謝宜潔:他們想要過的生活是什麼?

撰稿:王憶瑄

剛過中午的萬華,人來人往的街上,市場的攤販叫聲鼎沸,對比龍山寺的香火靜靜地裊裊上升著,這就是萬華的日常,這麼多種不同樣貌的日常、我們所熟知或不熟知的日常。

本次的導覽工作坊邀請學員們來到萬華區,邀請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的謝宜潔,向我們分享從事社區工作點點滴滴,從他如何和這個議題相遇、他的初衷從何開始,到真實成為一個工作者後,經營、規劃社區導覽的經驗。今天的工作坊不只是宜潔口頭分享,同時也帶著學員們實地走訪期中一條導覽路線,讓大家可以真實地聽聽地方上的故事、這些繼承老店家的年輕人們,談談屬於他們的故事和理念,以及對於萬華的深厚情感。

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的據點坐落萬華剝皮寮,推開厚實的木門再走上二樓,看見陽光灑落在沙發椅上,書架擺著的是《臺北文獻》、《污名》、《說故事的力量》,辦公室裡有好幾櫃的美術用品,牆上貼了一些畫作。而宜潔早早就坐在投影機旁,準備向我們講述自己和萬華的故事,專注而投入的神情說的是他對地方故事的款款深情與在乎。

無家者改寫了他的故事

謝宜潔在熱切的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之前,其實是很迷惘的,不想再順應家人的期待於是逃離家庭到台北讀大學,卻對課堂中的理論興致缺缺,不知道未來的方向,也和高中同學漸行漸遠。然而他卻在一次意外中找到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題,「當時的啟發是研究所時上過一堂『當代漂泊協會』的課,協會帶著無家者做攝影工作坊,以他們的視角拍照,辦展覽與大家對話。當時有一張照片觸動了我,那是一張陽光穿透枝葉的照片,那時的我頭總是低低的,然而無家者即使身處在困難之中,卻也可以抬頭看到這樣的美景。」

從那時,謝宜潔便想要瞭解,人生面臨困境的人們,是如何去面對那些困難。在研究所求學的過程當中,宜潔不斷地關注街友議題、參與計畫,畢業後找的工作是社區營造,也認識了夢想城鄉的理事長徐敏雄。

當時徐敏雄想要在萬華建立一個人際網絡,讓經濟弱勢者、社區店家、年輕人相互合作,使經濟弱勢者的價值可以被大家看見和理解。而這個計畫形成的背景是,前幾年有個議員為了討好民意,在寒冬中的萬華艋舺公園,深夜11時找清潔人員去清洗地板,藉此讓街友們離開。後來也有商家組成巡守隊,針對街友一個一個勸離。在萬華,有很多店家認為觀光發展的困境是街友造成的,居民也帶著成見去看待這一群人們。然而,街友被驅離時都會默默離開,但過了一段時間又遷徙回來,他們會聚集在這邊是因為社區的脈絡,使他們對這裡有歸屬感。

謝宜潔加入了徐敏雄的計畫,嘗試用導覽、創作課、木工課的方式,讓社區的人可以生活在一起。讓經濟弱勢者成為社區導覽員,以合作的方式取代驅趕,讓他們成為社區角色的一部分,也使他們的價值可以被大家看見和理解。藉由建立人際網絡,從社區內部做起,讓居民不再認為他們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進而使來到萬華的外地民眾也不會帶著成見去看待街友。

設計一個貼近實際情況的方案

大家可能會認為,「社區營造」本質上是去設計一個方案,像是診斷的過程,社區遇到問題於是來求診,社區工作者設計方案像是調配處方,再根據實際情況有沒有效,回過頭來調整方案。

「然而在自己來到萬華後,發現這樣的方法論在執行上很困難,我根本不認識住在社區裡的人,以介入的方式或專業的視角來診斷問題其實很弔詭。」社區工作者不應用一套既有的規則、流程去設計方案,而是去思考「他們想要過的生活是什麼?」謝宜潔分享曾經受挫的經驗,並提出:「從事社區工作的人應該要為了促成這樣的生活,去設計一個更貼近人們實際情況的方案。」

他們一開始的發想是,讓青年志工去設計場域、有趣的導覽路線,讓經濟弱勢者帶著外面的人來和社區做朋友,這時他們的身份就不再是經濟弱勢者,而是『社區裡的人』,帶著大家認識萬華的在地產業。謝宜潔在心裡期望,或許漸漸不被年輕人使用的社區產業,也會覺得這是一個互助的合作模式。

原先想像大家會很融洽的互動,實際上卻不然。謝宜潔在準備這個方案時,發現經濟弱勢者的防衛心比較重,由於長期處在被歧視的狀態下,在聽店家的故事時會擔心店家的眼光;而老店原本就有他們自己的客群,或許以外人的角度,營運看似有危機感,但其實店家的收入沒問題,也不覺得公益形象重要。當時兩面都不討好,謝宜潔感到很為難。

「後來我遇到了協興蛋行的第三代老闆,發現他接手家業和我做社區方案的困境相同,都希望被人認可,而他能夠堅持下去是因為他在這邊生活,他知道什麼叫好的價值,知道社區對他的意義,也知道如何面對外界眼光,他體會過人跟人互動的美好。而我在這邊沒有生活,太目標導向,是用理性的問題分析去擬訪綱做訪談,卻沒有建立額外的人際關係。」謝宜潔改變他的思考模式,希望能先增加自身和這邊的生活連結感,才能給店家、無家者、遊客一個很棒的導覽,讓他們能體會到這裡的特色,接著他便著手挖掘出社區的特殊之處。

社區導覽:老城區新價值

謝宜潔今天要帶著大學 PLUS 的學員們走一條名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老城區新價值」的導覽線,分別拜訪:協興蛋業、涼粉伯商行、老濟安青草店。這些店家的老闆都是從小生活在萬華的居民,帶著繼承家業的使命感,不顧外界眼光,將家族產業傳承下去。 

「協興蛋業」在街道轉角處提供居民之間的交流窗口。原先第二代並不支持讓第三代繼承,認為讀東吳化學系的兒子不應該來做傳統的雞蛋專賣店,然而第三代卻決定要傳承爺爺奶奶留下來的、傳統的店,希望把本土產業的精神傳遞出去,並通過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的食安檢證,成為老顧客眼中食品安全的保證。此外,第三代老闆改造了原本的店面,期望翻轉大眾對傳統市場印象,讓更多人知道超市並不是唯一的選擇,老闆也很熱心提供專業的雞蛋知識,顛覆大家到冷藏櫃選購雞蛋的經驗。

涼粉伯商行」的老闆決定要接手行業時,親戚還以為是找不到工作才回來。涼粉伯商行的第二代繼承人說:「大家的既定印象常會覺得社區營造是菁英專屬的,但是由當地居民來復興社區文化的話會更好,只要對自己居住、生活的地方有保存的熱情,都可以出一份心力。」老闆希望能夠連結社區的資源,將產業結合、和周邊居民和店家打交道,透過社區的互助與發展,共同維護萬華的產業。

「老濟安青草店」的第二代老闆為了保留青草的印象而選擇傳承家業。過去的醫療費用高昂,青草被用來代替醫療,它具備調理作用,是回歸自然的調養方式。至今老顧客還是會來店裡詢問身體上的疑難雜症,或是在醫院檢查完身體,拿著醫院的報告來請店家調配青草以供食用。青草店能夠貼近每個人的經驗並對症下藥,老闆對待客人就像朋友,他希望能保留這個提供人際互動的空間,也保存青草傳統的作用。

謝宜潔帶學員們實際走一趟導覽,從中可以知道許多萬華的故事,以及老店家被傳承的價值,協會想要保存的便是:傳統技藝、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連結。也讓學員們了解老店沒有既定的印象,他們並非陳舊的夕陽產業,而是可以將好的東西和新的人重新結合,建構出更有前景的生活。

工作坊: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為更好的自己:老城區新價值」這個導覽方案的理念符合協會裡青年志工們的初衷,他們留下來是因為想要被理解,也希望透過年輕人繼承老店家的故事,思考自己和萬華的關聯性。

導覽結束,回到夢想城鄉的辦公室裡,謝宜潔邀請學員們分享他們的心得,在聽完故事之後,老闆們想要保留下來的精神是什麼?他們所重視的、希望繼續經營的價值又是什麼。宜潔希望藉由回顧剛才導覽的歷程,交流彼此對社區的感想和經驗,像是有位學員在談論自身的感想時,說到萬華能夠包容各式各樣的群體,也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位置。謝宜潔說,這個導覽的主軸是讓大家回歸到自己,如果我們對故事感到印象深刻,那一定會有自己的原因。

為了讓學員們可以有更深入、更具體地分享,宜潔邀請學員們試著以筆和印有圖案的紙,用拼貼的方式,在畫紙上拼貼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將這三家老店讓人印象深刻的元素,對應到自身經驗,想像未來生活應該要包含的要素,並思考自己為何完成這樣的畫面。期中有一位學員在完成畫作後和大家分享,他自己平常在從事服務社團,在進到社區的時候,他希望能與社區的人產生連結,和當地人建立屬於他們之間的對話。因此他在畫裡面放進了繽紛的色彩,裡面的人放下了面具,自在地向他人展現自己的樣貌。

學員向大家分享他對社區共同生活的想像

謝宜潔說,在意義重組的過程必然會包含自己的一部份,挑選作畫的元素其實也是讓學員去回想過去的美好經驗與初衷,他希望學員們在導覽的故事中找尋社區意義的同時,也挖掘導覽對自己的意義。

作為一個社區工作者,我們該如何梳理、看見社區的故事?我們的社區一直都有很豐厚的「傳統技藝」在當中,不論是文化還是產業,對地方上的店家與社區來說,都有他的有意義。社區工作者在與地方工作、一起前進的同時,看見這些好的元素和理念,透過方案設計,試著翻轉現代人們對於這些元素的看法、保留甚至發揚社區的精神與文化。過程最重要的是不斷與在地夥伴之間的溝通,設身處地瞭解他們所在乎的、覺得重要的內涵,使店家也能夠發掘自身的美好、共同參與翻轉自身價值的過程,也使得這些元素有了被保存的動力。

就如同身體不舒服的人來到青草店,老闆會知道要如何針對這個老顧客調配什麼樣的藥草。透過導覽,就像是為社區把脈、找到癥結點,並且透過創新的方案跟點子注入、當作配方,翻轉、共同建立彼此想要的未來,讓這樣的生活文化不會隨著傳統產業一起消失,就是社區工作者和在地店家正在努力的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