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區設計
課程簡介
「創新社區設計」(簡稱創社計)在2023年這個秋天的課程中,我們反思主流社區營造的三個核心概念:社區/群是什麼?營造在做什麼?社區/群如何營造?課程內容將以“優化大溪基地空間設計” 作為“時間銀行互助交換” 的專案設計為核心。藉著大溪專案,發展一個青創基地尋求外援的互助模式。兩個主要設計的核心:
(1) 實質空間營造:大溪基地老屋 Design and Built (D&B) 方案 (與雄本老屋規劃公司合作https://xbasicplanning.tw/introduction/)
(2) 人才互助社群營造:大溪青創基地的時間銀行互助會 (與 優時間銀行合作 https://utimecloud.com/ )
進入資訊時代,地上的實體社區已經融合了雲端的社群,社區/群是21世紀的跨地方性市民群體(translocal civic group)。因此創社計的主體是社區與社群,簡稱社區/群,英文仍然以community涵蓋之。營造之理在何處?反省1999年Randy Hester老師與張聖琳的「造坊有理」,台灣最初探討社區營造思維與操作的書籍,該書內容著重社區營造的操作之理與步驟,但欠缺對於「營造」的本質性思考。創社計中,我們重新定義社區/群間“營造”的本質是「互助/交換」,直接對價的單位則是「時間」。因此,「互助/交換」與「時間」是創社計探討創研的關鍵。教學研究團隊大膽定位時間的交換是創社計的起始點,我們規劃在一個學期課程中探索(1)多元的交換情境,以及(2)線上/線下的社區/群營造。選課同學需針對不同情境分組並進入場景中不同角色之設定,透過劇場方式模擬實際於線上線下社區/群交換時所遇到的各種情況。換言之,由理論觀照到課堂行動,創社計這一門課都與傳統社區營造的課程有極大差異。
這門課程課程立基於 2019-2021三年期科技部「新互助時代:時間銀行的社區實踐」(簡稱,新互助計畫)研究結果。課程內我們與大安社區大學共同創研社大為核心使用者的社區/群互助交換原型。課程除討論認識不同社區/群場景中的多元交換模式,也會讓同學實際上線操作並體驗如何於結合區塊鏈與人工智慧(AI)科技的平台上開啟交換,並佐以不同科技工具輔助。
1980 年經濟學者 Edgar Cahn 面對高度發達的資本經濟造成通貨膨脹與高失業率的窘境,主張市場應有適當的貨幣以支付、流通個人服務他人的時數,作為換取別人的服務的依據。意即以「服務換取服務」構成另類貨幣交換系統的時間銀行(Time Bank)。然而互助共享的交換主體及需求都相當多元。台灣官方目前關注長照領域,日本與中國大陸也以高齡老齡為主。而在創社計課程與新互助計畫的實驗中, 關注的是長照領域之外的生活(社會住宅)與終身學習(社大)場景,探討符應台灣不同場景需求的交換情境。新互助計畫已經開發可投入交換之平台,搭配相關的社群軟體應用,讓同學得以直接進入平台模擬不同場景中的交換,並據此進一步討論線上線下交換中所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
場域:桃園市大溪區
田野工作坊
課程簡介
當代科學研究已脫越單一學科領域足以解答的範疇,真實社會的問題鑲嵌在多元的價值、技術和時空脈絡當中,跨領域和創新的取向日趨關鍵,本課程擬由田野工作促使學生在實境實做中開啟學習可能性。田野工作是「蒐集與創造資料的研究方法,也是切磋與創新理論、反省…知識的認識論,以及呈現各種生命情調相互激盪的存在論」。為促使不同領域的學生從實做中同時習得研究的技法,在真實情境中提煉出兼具在地意義與理論意涵的看法,本課程將透過二天密集的閱讀、實作、講授和討論,增進學生對田野工作的技能及素養。(一)田野技能練功房:講授「觀察」、「紀錄」、「提問」、「訪談」到「書寫」等技術方法,並在個人實作及團體交流當中掌握其原理及運用。(二)「田野倫理」:針對學生老師在社區情境裡常遇見的倫理議題,結合模擬案例討論田野工作者合宜的分際,以及合於情理法的回應之道。(三)田野進行式與真實人生:由具有田野踏查經驗的老師與講者分享自身在當中的苦樂與思考,鼓勵學生從事田野工作。